敦睦乡谊 促进工商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加强交流 共谋发展

企业管理

当前位置:首页 >> 企业信息

向《三国演义》学驭人之道
时间: 2016年12月06日 来源:丰顺商会

品三国,各有各的品法。在这我们品的,是三国里曹操、刘备、孙权三人的驭人之道。

假如把魏、蜀、吴看成是割据一方的集团大企业,曹操、刘备与孙权无疑是三大集团的总裁,手下统领一帮能人将士。那么,作为三大集团的总裁,他们各自有何驭人之道呢?

先看曹操。曹操手下人才最多,谋士如云,战将如雨。然而曹操用人诈而多疑,借黄祖之手杀弥衡就可足见其诈,杀杨修则显示了其深不可测的帝王心术。但曹操最大的毛病是该防的人没有防住,以致后来让司马氏夺了权……

再看刘备。刘备看上去最厚道,对诸葛亮言听计从,对关、张、赵情深意重。罗贯中对刘备多有偏爱。诸葛之智、关羽之义、赵云之忠都写得浓墨重彩。但从管理学上看,仍觉蜀国的风气不正。比如,刘备对诸葛亮言听计从,几乎把管理权都交给了这个职业经理人。但刘备是不是对诸葛亮非常信任呢?不见得。刘备举七十五万大军(相当于举国之力)讨伐东吴为关羽报仇,说到底,还是重兄弟而轻国家,关键时候,为了一起创业的兄弟而破坏了职业经理人制度,导致了严重的后果。火烧连营,烧毁了蜀国的国力,后来诸葛亮六出祁山,每次都不得不以十几万军队与几十万的司马懿军队对峙,再也没有庞大的军力了。

相比之下,孙权比较厚道,管理上也比较得法。孙权对身边的职业经理人比较信任,能够宽容他们的过失,很能调动职业经理人的积极性。比如,张昭曾主张投降曹操,但事后孙权并没有把张昭当成投降派,没有秋后算账;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兄长,但孙权也没有说诸葛瑾“里通外国”;周瑜妙计安天下,赔了夫人又折兵,孙权也没有把周瑜怎样;鲁肃对刘备、诸葛亮心慈面软,外交连连失败,荆州始终要不回来,孙权也没有把鲁肃怎样……

看来看去,孙权周围没有什么坏人,没有奸臣。而且,东吴在管理上形成了一个和谐的体制,形成了一套稳定的权力过渡程序。比如周瑜临终前推荐鲁肃继任大都督,鲁肃又推荐吕蒙继任,吕蒙又推荐少年翘楚陆逊继任,看起来都顺理成章。所以,尽管东吴没有诸葛亮这样高水平的谋士,没有蜀国五虎上将这样的勇将,但这套管理机制非常好,让文者竭其智,武将尽其勇,所以有了黄盖拼着老命诈降,阚泽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到曹营去下书,韩当拼死为孙权保驾,凌统与甘宁从势不两立到成为生死之交这样的故事。

一句话,管理机制强,则内耗少,大家能够齐心协力去干正经事。所以,尽管东吴单个人才并没有什么优势,但形成的人才结构却合理、稳定而高效。

管理学的核心说到底就是处理两个关系:职业经理人与股东的关系,职业经理人与员工的关系。其中最重要的角色还是职业经理人。《三国演义》对此已有独到的诠释:

首先,要协调好股东与职业经理人的关系。股东理所当然要控制职业经理人,又要充分信任职业经理人。一句话:掌权不可揽权,放手不能撒手。不能像魏国曹家,天下一统,而江山易主,被职业经理人夺去。

其次,职业经理人应该摆好自己与股东的位置,不能尾大不掉,不能让权力失衡。一旦引起股东的疑惧,导致权力的争斗,企业也就离崩塌不远了。

另外,职业经理人要处理好与员工的关系。要信任、放权,还要能宽容员工的过错,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。

说到底,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和谐。


请发表评论:

表情
扫一扫,关注公众号